5月6日,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出臺《推動成都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標準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決策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建筑強省”建設的重要部署,綜合運用資金獎補、信用激勵、要素保障等多種方式,著力打造“成都建造”優質品牌,加快推動成都市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強市”的重要跨越。
據悉,《若干措施》自2023年6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打造“成都建造”品牌
支持企業上規模、上臺階,對年度建筑業產值首次達到5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500億元、800億元、1000億元的獨立法人建筑業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獎勵。每年結合全市建筑業企業綜合實力、成長潛力、對外拓展成績等開展成都市建筑業“綜合十強企業”“對外開拓先進企業”評選。
打造國優建設項目
鼓勵建設單位對承建成都市政府及國有企業投資項目獲得國家級重要工程獎項的建筑業企業按照不超過獲獎工程竣工結算價的1%(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標準計取優質優價費用。
鼓勵企業來蓉落戶
對具備施工總承包特級(綜合)資質和盾構施工、大型場館等關鍵業績的建筑業企業將注冊地遷入成都市的,給予總部企業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新遷入、落戶企業市場培育機制。
引進培育行業人才
優化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機制
對成都市企業引進和培育的高層次技能人才、緊缺類別注冊執業人才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按規定享受子女入園入學、便捷就醫、交通出行、保險保障等禮遇支持及高層次人才購房政策支持。
加快培育現代化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鼓勵區(市)縣率先選擇部分項目及骨干企業開展建筑企業自有工人隊伍試點。每年組織開展“成都市建筑職業技能人才大賽”,對獲獎選手推薦評選“成都工匠”或授予“成都市技術能手”稱號。
促進企業“合作共贏”
優化項目招標條件
動態發布項目“機會清單”,支持在蓉建筑業企業采取“聯合體”方式參與項目投標建設,信用得分較高一方所占產值比例達到40%以上且參與核心部分內容施工的,“信用標”可就高認定。探索采用資格預審方式開展項目招投標,加強標后合同履約監管,將履約評價結果作為資格預審和招投標條件中的重要參考因素。
強化信用正向引導
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選用信用良好施工(總)承包企業作為項目施工單位,鼓勵在蓉施工總承包企業選用信用良好專業承包企業作為分包單位,按信用評價相關規定給予信用激勵。對推進智能建造、節能減排、綠色建材、裝配式新技術、新工藝突出企業給予信用激勵。
促進產業“整體躍升”
推進綠色建材產業發展
支持建材生產企業積極申請綠色建材星級認證,打造蓉城綠色建材品牌,培育具有競爭優勢、“根植性”和國際競爭力、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鏈主+鏈屬”產業集群。
高標準開展智能建造試點
推動建筑業與工業、IT行業融合發展。鼓勵企業推廣應用智能建造、裝配式新技術、新工藝。培育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骨干企業,帶動智能
來源:成都住建